改寫後的標題:高雄長庚肺癌團隊進駐大同醫院 助力高雄實現「健康台灣」目標
- byVic

讀後心得
高雄長庚醫院將於2025年接手市立大同醫院的營運管理,重點將放在肺癌治療,由肺癌專家王金洲教授領軍,強化內科部的醫療資源和服務。這一變革是響應中央政府2030年減少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的目標,旨在提升高雄市民的治療便利性和醫療質量。王教授強調,過去患者因距離長而放棄治療的問題將得到改善,新院區將提供與長庚相同的治療體系,並推動醫療科技的應用和社區健康教育,增進民眾對健康的關注。
中央政府於2024年提出「2030年減少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的目標,在衛生福利部的「三支箭」計畫推動下,政界與民間都積極參與癌症防治工作。高雄長庚醫院針對高雄市的肺癌治療環境問題,宣布於2025年1月1日正式接手市立大同醫院的營運管理,並引進長庚醫療體系資源。由於王金洲教授曾任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擔任肺癌治療專家,將率領優秀的專科團隊進駐內科部,強化肺癌的診療,提升醫療資源,為市民建構全新的醫療據點,促進高雄的癌症治療發展。
王金洲教授表示,期待藉由高雄長庚與大同醫院的合作,為高雄市政府的癌症治療推進貢獻力量,響應實現「健康台灣」的美好願景。根據民國112年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平均每日有28人因肺癌去世,已成為我國的重要健康議題。最新的肺癌死亡率統計顯示,高雄市在單一年內就有1,298人死於肺癌,平均每半天就有兩位高雄市民因此罹難,死亡率高於全國平均,這顯示相關治療體系需要進一步關注。
王金洲教授指出,即使高雄長庚癌症中心有著最大的癌症治療能力,但由於距離偏遠,卻影響了其效果。他解釋,由於高雄的地形狹長,以往專業癌症中心不在市中心,造成患者治療不便,對照護者來說也是一種負擔,甚至有患者因此放棄治療。他舉例,很多患者為了回診,需要花一小時的車程,常常令他們感到「好辛苦」,反映出交通距離對患者持續治療的影響。
從2025年開始,高雄長庚將接管大同醫院的營運,新任內科部部長王金洲教授強調,未來將按照長庚醫療體系的標準,在大同醫院建立「癌症醫學中心」,為高雄市民提供就近的精準醫療服務,讓患者及其照護者能夠有更便利的醫療選擇。他也表示,未來大同醫院將引進長庚醫院專業的肺癌團隊,讓患者在當地接受到與長庚體系相同的治療策略及專業服務,提供高雄市民更完善的治療環境。
展望未來,大同醫院將根據高雄市政府的「照顧弱勢、醫療平權」政策,助力高雄地區在中央政府「2030年減少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的目標下努力,並致力於急重症醫療專科、智慧醫療、尖端技術與長照服務的發展,深入社區公衛醫療,定期舉辦民眾衛教互動,期望提升社區健康意識。此外,大同醫院還將參考過往的服務經驗及未來的定位,擴展特色門診與專科醫療服務,推動醫療科技應用,以滿足高雄市民的多元需求,提高整體效率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