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ira .

zaira .

2025-04-22

The argument in favor of using filler text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If you use any real content in the Consulting Process anytime you reach.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Get In Touch

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居首!最新研究揭示常見食用油可能促進乳癌腫瘤生長

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居首!最新研究揭示常見食用油可能促進乳癌腫瘤生長
讀後心得
在台灣,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其中「三陰性乳癌」的治療特別棘手,因為此類癌症缺乏可用的荷爾蒙療法和標靶治療。近期,史丹佛大學副教授分享了一項刊登於《Science》的研究,指出飲食中富含的ω-6亞麻油酸可能促進三陰性乳癌的生長,因為它能激活關鍵的信號通路mTORC1。研究發現,三陰性乳癌細胞中FABP5的含量高,使其對ω-6敏感,增加腫瘤增長的風險。因此,調整飲食結構以減少ω-6的攝取,可能對降低此類癌症的風險有所幫助。

台灣的女性中,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便是乳癌,而在乳癌中最為棘手的則是「三陰性乳癌」,這種癌症的治療方式相對有限。

根據研究,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在治療上常面臨困難,這類型的癌細胞缺乏雌激素(ER)、黃體素(PR)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三種荷爾蒙受體,因此患者多數只能依賴化療,而無法使用荷爾蒙療法和標靶治療,導致治療選擇受到限制。此外,三陰性乳癌的基因變異性極高,使得患者在化療後常會面臨不良預後、高復發率以及腫瘤容易轉移至腦部的情形,並且死亡率較高。

近期的研究指出,飲食中的脂肪攝取可能與癌症成長密切相關。研究顯示,三陰性乳癌細胞中FABP5的含量相對較高,這使得ω-6亞麻油酸更容易促進腫瘤生長。當ω-6亞麻油酸激活mTORC1信號通路時,便會促進某些乳癌細胞的生長。因此,飲食中的脂質可能成為癌症進展的重要信號。

具體來說,研究發現:

  • FABP5作為脂質的「引導者」,能高親和力結合ω-6亞麻油酸,並直接與mTORC1的調控蛋白Raptor結合,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的增殖。
  • 即使在缺乏胺基酸和生長因子的環境下,ω-6亞麻油酸仍能獨立促進細胞增長,顯示脂質在癌症進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三陰性乳癌患者的腫瘤內與血清中的FABP5與ω-6亞麻油酸濃度皆較高,FABP5可能作為新型腫瘤生物標誌物,幫助識別對特定飲食脂質敏感的乳癌患者。
  • 以高ω-6亞麻油酸飲食餵飼小鼠的實驗中,發現三陰性乳癌腫瘤的生長加快,且腫瘤內的mTORC1信號顯著增強,進一步證實飲食脂肪與癌症生長的直接關聯。

這項研究挑戰了對「健康脂肪」的傳統認知,因為過去對於ω-6亞麻油酸攝取與乳癌風險的關聯仍無定論。不過,研究結果表明,高FABP5表達的三陰性乳癌細胞對ω-6亞麻油酸的敏感性較高,這可能解釋為何某些乳癌類型特別依賴高脂飲食。

在討論飲食的影響時,教授提到西方飲食與傳統亞洲飲食之間的差異,西式飲食中以加工食品、高脂肉類及快餐居多,多數的烹調油脂為大豆油、玉米油等高ω-6脂肪,而地中海飲食或傳統亞洲飲食則較為重視橄欖油、魚類及堅果的均衡攝取。研究建議,限制ω-6亞麻油酸攝取可能對於FABP5較高的患者有所幫助,同時也有助於平衡ω-6與ω-3脂肪酸的攝取,進而降低飲食對腫瘤生長的影響。

最後,亞麻油酸是一種ω-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通過飲食來獲得。它廣泛存在於我們日常的食用油、堅果及部分動物肉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