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ira .

zaira .

2025-04-22

The argument in favor of using filler text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If you use any real content in the Consulting Process anytime you reach.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Get In Touch

腸病毒與重症病例增至3例!台大醫學院警告:伊科病毒11型可能造成大流行

腸病毒與重症病例增至3例!台大醫學院警告:伊科病毒11型可能造成大流行
讀後心得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5)日通報今年第2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累計有3例確診,均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台大醫院小兒科呂俊毅醫師警告,國內育齡婦女對該病毒的抗體比率偏低,可能導致潛在的大流行風險,呼籲家長留意新生兒及幼童的症狀。疾管署表示目前腸病毒疫情仍在低點波動,持續監控情況,重申注意感染控制,防範病毒擴散。

面對腸病毒疫情,呂俊毅警告可能會出現伊科病毒的大規模流行。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日公布今年第二例新生兒因腸病毒感染導致重症死亡的案例,該病例在發病約一週後不治。今年累計共有三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確診病例,其中包括兩例死亡,所有病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的呂俊毅醫師指出,根據相關的臍帶血研究,國內育齡婦女對伊科病毒的抗體比率較低,這可能導致寶寶缺乏保護,因此家長應提高警覺。疾管署的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疫情處於低點波動,仍有併發重症的病例報告。而最近四週的實驗室監測結果顯示,腸病毒感染以克沙奇A16型為主,接著是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根據過往的疫情監測資料,腸病毒疫情通常在3至4月開始逐漸上升,因此疾管署將持續密切監測疫情變化。

疾管署指出,今年已經累計三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確診病例,包括兩例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兩例均為出生未滿一個月的新生兒,重症病例數量略高於2021年至2024年間的同期數據。督促民眾多加注意新生兒及幼童的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呂俊毅在疾管署的例行疫情記者會中表示,自去年年底以來,小嬰兒和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的情況已開始出現,包括重症及死亡案例。他強調,這種病毒對小嬰兒和新生兒的影響尤為嚴重。根據相關研究,國內育齡婦女對於伊科病毒的抗體比率偏低,使得新生兒面臨風險。

他表示,伊科病毒11型的重症病例主要集中於未滿一歲的幼兒,其中小於一個月大的嬰兒佔六成,小於一歲的則為八成;這類病例通常不會在年長兒童或成人身上顯現特殊特徵,而是可能出現發燒、咳嗽等一般症狀。對比之下,傳統的克沙奇B型或腸病毒71型則更易於出現典型的手足口病症狀。

對於伊科病毒今年是否可能大流行,呂俊毅表示目前仍不敢確定,但從去年底至今確實已有個案報告,因此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警示。他提醒民眾提高警覺,特別是在醫療機構、婦產科及月子中心等場所,加強感染控制,以避免病毒擴散的可能。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國內曾於2018年經歷過伊科11型病毒較大規模的流行。雖然今年的就診人次顯示低於去年,但仍呼籲民眾要保持警覺,注意疫情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