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的「癌王2」症狀似感冒!台大國際研究揭示兇猛關鍵:癌細胞竟然自我供電
- byVic

讀後心得
近期天氣變化大,咳嗽與呼吸不適常令民眾擔心感冒,但醫師指出,有些症狀可能是癌症的徵兆,特別是「小細胞肺癌」,其生長快速、轉移能力強,存活率極低。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且存活期平均僅4.9個月。事例中,一名60多歲男性因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其左肺有大型腫瘤壓迫肺動脈,確診為小細胞肺癌。研究顯示,戒菸是預防此癌症的最佳措施,定期檢查能提高早期發現的機會,對於高風險族群,建議可申請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補助。
最近季節交替,氣溫忽冷忽熱,咳嗽及呼吸不適的症狀常讓人擔心是否又感冒了。然而,醫師提醒,有些症狀常被誤認為感冒,真正問題可能是癌症徵兆。其中「小細胞肺癌」以生長快速與轉移猛烈而聞名,被譽為「肺癌中的癌王」。不少患者一旦確診就是晚期,存活時間以月計算,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甚至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一名60多歲男性因呼吸困難到醫院就醫,經檢查發現左肺有一顆大型腫瘤壓迫肺動脈,確診為「小細胞肺癌」。醫師指出,該名患者首次就醫時,症狀已經相當明顯。由於小細胞肺癌腫瘤增大,症狀經常與感冒、支氣管炎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混淆。許多人長期出現的「慢性咳嗽」與「呼吸不適」已變成日常習慣,往往忽略這些警訊,直到腫瘤擴散,侵襲至氣管、心臟、神經等組織時才有所察覺,導致這類患者在確診時腫瘤通常已經廣泛擴散,需要立即且積極治療。因此,提醒大家若有不適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
小細胞肺癌的惡性程度超過胰臟癌。雖然其發生率低,但惡性度極高。根據資料,小細胞肺癌的5年存活率僅6%,若已進入擴散期,平均存活期甚至只有4.9個月。這使得小細胞肺癌難以早期發現與長期控制,往往在發現時已錯過黃金治療的時機。
- 生長速度快:腫瘤擴散速度極快,一旦出現症狀多為晚期。
- 轉移能力強:診斷時常已轉移至淋巴、肋膜或其他器官。
- 存活期短:一旦進入擴散期,平均存活期僅4.9個月,5年存活率僅6%。
- 治療反應不穩:第一線化療反應快,但易復發,後線選擇有限。
最近,有研究團隊首次揭示小細胞肺癌惡化的關鍵機制,發現小細胞肺癌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在生長過程中會自主產生電活性,刺激腫瘤惡化。此類細胞透過合作供應氧氣與葡萄糖,促進小細胞肺癌的快速生長和擴張。研究也發現,使用河豚毒素能阻斷這類電訊號,有助於降低腫瘤惡化能力。
要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線,預防應從生活習慣開始。研究顯示,超過9成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有吸菸史,醫師指出小細胞肺癌與吸菸的關聯性極高,因此戒菸是降低小細胞肺癌風險的最有效方法。高風險族群應考慮尋求專業協助戒菸,並定期接受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爭取早期治療的機會。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是提高肺癌存活率的關鍵。如果有良好的篩檢工具,將有可能讓末期患者轉變為初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