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慢性咳嗽」與不同臟腑的關聯!中醫教你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 byVic

讀後心得
在台灣冬春季節,流感蔓延,許多人因日夜溫差大而出現呼吸道症狀,常見的情況是即使感冒好轉仍持續咳嗽。咳嗽可分為三類:急性(約三周)、亞急性(兩周至八周)及慢性(超過八周)。中醫認為咳嗽可能源於五臟六腑功能失調,常見原因包括情緒波動、消化不良及氣喘等。醫師建議若咳嗽無明原因,應儘速就醫尋求對症治療,同時注意日常保暖與飲食。
-
台灣的冬春季節正值流感高峰,加上日夜溫差變化大,許多人不慎出現呼吸道症狀,紛紛前往診所或醫院就醫。
-
常聽到的病例:「醫師,我的感冒似乎好了,但還是咳嗽不止。」
-
咳嗽可依持續時間劃分為:
- 急性咳嗽:持續約三週。
- 亞急性咳嗽:介於急性與慢性之間。
- 慢性咳嗽:持續超過八週。
-
醫師指出,咳嗽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當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時,身體會透過咳嗽將異物排出。然而,慢性咳嗽患者可能會過度反應,甚至在無明顯刺激的情況下也會咳嗽。
-
中醫認為咳嗽與臟腑功能密切相關,影響胸部的不僅僅是肺。例如:
- 肝咳:習慣熬夜、情緒波動的人,咳嗽時可能伴隨兩側肋骨周圍悶脹的疼痛。
- 腎咳和心咳:由於慢性心衰竭或腎衰竭引起的咳嗽,常伴有腰背痛和呼吸困難。
- 脾咳:長期消化不良或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可能因胃酸刺激而咳嗽。
- 肺咳:氣喘及鼻涕倒流的情況。
-
詳細的咳嗽症狀,例如痰的顏色(綠色、黃色、白色、透明、血絲)、質地(黏稠或清稀),以及加重因素等,都是醫師診斷時需要的重要資訊,因此就診時請務必如實告知醫師。
-
醫師提醒,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咳嗽,應儘速就醫進行檢查和治療。建議在早晚溫差大的時候要注意保暖,如戴帽子和圍巾,這樣能幫助肺氣流通。此外,適量運動、避免熬夜可以幫助調理肝氣,改善情緒,有助於減輕咳嗽。腸胃功能差的人則應特別注意飲食,盡量避免難以消化及易產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