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與英特爾傳已達成合資公司初步協議,美媒報導指出
- byVic

讀後心得
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報導,台積電(2330)在美國白宮和商務部的壓力下,已與英特爾達成初步協議,共同成立一合資企業,經營英特爾在美國的晶圓廠,並取得新公司20%的股權。這一合作有助於英特爾穩固先進製程,但同時也提高了台灣的協商籌碼。報導還提到,由於關稅及市場消息影響,台積電ADR在美股早盤下跌超過7%。目前尚不清楚新公司其他80%股權的持有者及資金來源,雙方的討論仍在進行中。此議題引起半導體界廣泛關注,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近期前往日本,聚焦未來的投資計畫。
根據報導,在美國白宮與商務部的施壓下,台積電已與英特爾達成初步協議,計畫成立一個合資企業,以經營英特爾在美國的部分晶圓廠,並取得新公司的20%股權。這樣的安排不僅能夠幫助英特爾在先進製程上穩固地位,同時也能提供台灣政府更多的協商籌碼。受關稅及市場消息影響,台積電的ADR在美股中下跌逾7%。
報導指出,根據協議,台積電可能會與英特爾共享一些晶片製造技術,並對英特爾人員進行訓練,以此獲得新公司20%的股權,而無需直接出資。目前尚不清楚其他80%股權的持有者,以及新公司的資金來源,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最終協議尚未敲定。這一議題在半導體行業中引發持續關注,知情人士提到,一些協商是為了幫助英特爾重振其業務。
同時,台積電也面臨華府的其他調查,包括商務部對於其是否違反美國出口規範的持續調查。白宮與商務部對共同協議的施壓旨在化解英特爾的長期危機,商務部官員也表示支持這項初步協議。報導指出,這項合資公司的提議有望幫助台積電削弱一個主要競爭對手,並使台灣政府在與美方的關稅協商中擁有更多的籌碼。
知情人士表示,這一討論已經停滯幾個月,英特爾在前執行長閃退後,直到今年3月才聘任新執行長。先前的執行長提出過出售晶圓代工事業的主張,但部分主管仍然對此協議持保留態度,擔心可能造成英特爾自有技術的重大擾亂,並可能引發大規模裁員。
台積電與英特爾的合作具體細節仍需進一步澄清,因為雙方所用的生產設備與原材料不同。若台積電的技術被採用,可能會迫使英特爾淘汰許多現有設施,實際上類似於將部分業務交給台積電。若台積電參與晶圓廠的運營,英特爾可能需要考慮大幅裁減半導體工程師,並重新調整設備採購策略,出售一些昂貴的設備。
台積電及英特爾均未對此事發表評論,而白宮和商務部則沒有對媒體的置評請求作出回應。此外,美國對台積電的關注度很高,但台積電董事長近期被報導前往日本,似乎在與當地官員溝通其投資計畫,並將專注於已公佈的兩座工廠的投資。業界也傳出,台積電因地緣政治影響,其在美國的投資意願正在上升,並將針對車用半導體的市場變化靈活調整發展策略,以優先推動美國新廠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