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挑戰2-1】台股19500點的底部與台幣匯率全解析!資金避險策略大公開
- byVic

讀後心得
川普的關稅措施超出預期,導致台股短期內可能下探19500點。AI科技與運動族群將面臨賣壓,而金融股則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因為美國供應鏈受阻,企業獲利恐下修,推升美元和增加通膨壓力,聯準會可能會加息,影響經濟和股市表現。台灣的出口導向經濟也面臨台幣貶值壓力,預計今年GDP成長將下修至2%左右,CPI則回升至2.5%。防禦性股票如電信、網通和保全產業有望在市場不穩時穩健表現。
川普關稅影響台股,可能下探19500點,AI和運動族群將承受壓力,而金融股則可能成為避風港。川普的關稅措施超出市場預期,導致全球供應鏈受阻,企業獲利可能會下修。法人指出,關稅和貿易壁壘推高美元,美國的通膨壓力上升,若聯準會加息應對,將壓制經濟成長及股市表現。短線上,台股可能面臨19500點的挑戰,AI科技及運動族群會受到賣壓,但電信、金融及內需股可能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隨著川普的關稅政策實施,美國的科技及運動股受到重創,而民生基本消費相對穩定。市場分析指出,台灣身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外資對期現貨均顯示偏空操作,預期台股在4月7日開市時將延續弱勢。投資者須關注台股指數的支撐點,因為對等關稅會對全球自由貿易及經濟發展造成影響,進一步加大台幣貶值的壓力,股市及債市可能面臨壓力。
外資在3月已大幅賣出近5000億元新台幣的台股,科技股面臨持續降評的風險。未來三個月,指數震盪的情況恐將加劇,台股短期內有可能在19500-21900點範圍內波動,這代表16-18倍的本益比或2.08-2.33倍的本淨比,而歷史平均本淨比為1.8倍,約在17000點左右。
關於台灣的GDP和匯率走勢,由於半導體產品不在課徵範圍內,對GDP成長的衝擊會相對減輕。假設對台灣非半導體產品課徵32%關稅,預測台灣的GDP今年將從2.9%下修至約2%,而CPI則由1.6%回升至2.5%左右,反映出對GDP及持續通膨風險的長期影響相當大。此外,因為持續的通膨使央行難以透過降息來穩定經濟,預期台幣兌美元的匯率將常態維持在32元以上,有可能達到35元。
面對潛在的熊市,防禦性股票有望成為投資者的避風港。台新投顧看好五類與消費性電子關聯較低的防禦性產業,包括電信、廠商/網通、商品、保全及利基型產業,像是中華電、遠傳、全家及寶雅等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