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與英特爾傳出合資設立公司 美媒報導雙方已達成初步共識
- byVic

讀後心得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報導,受白宮與商務部施壓下,台積電與英特爾達成初步協議,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經營英特爾在美國的晶圓廠,台積電將取得新公司20%股權。此舉不僅能幫助英特爾在先進製程上提高地位,亦可增強台灣政府的協商籌碼。然而,台積電ADR在美股早盤下跌逾7%。報導指出,台積電可能與英特爾共享晶片製造技術,但合作細節尚未確定。總體而言,這項協議有助英特爾應對長期危機,並讓台積電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報導指出,在美國白宮與商務部的施壓下,台積電已與英特爾達成初步協議,計劃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專責經營英特爾在美國的部分晶圓廠,並取得新公司20%的股權。雖然這協議將協助英特爾在先進製程上站穩腳跟,同時也使台灣政府獲得更多協商籌碼。受關稅及市場消息影響,台積電ADR在美股早盤下跌逾7%。
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協議內容包含台積電可能會與英特爾共享部分晶片製造技術,並對英特爾人員進行培訓,以此取得新公司20%的股權,而非直接提供資金。目前尚不清楚其餘80%股權的持有者及新公司的資金來源,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最終協議尚未確定。
這一議題在半導體圈內引發熱烈討論,知情人士提到,先前政府協商的推動是為了重振英特爾的市場地位,而台積電則在抵禦美國政府的其他調查,例如商務部對台積電生產華為先進晶片的持續調查。白宮及商務部對台積電與英特爾達成協議表示支持,希望能化解英特爾面對的長期危機。
報導指出,這家合資公司的提案有望幫助台積電減少一個主要競爭對手,並使台灣政府在與美國政府協商關稅問題時能掌握更多優勢,進而幫助英特爾在先進製程上尋求穩定。
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討論已經停擺數個月,因為在前執行長基辛格去年12月辭職後,英特爾今年3月才任命陳立武接任。先前陳立武曾擁護出售晶圓代工業務,但公司內部仍有部分高層對該協議持反對意見,擔心會對英特爾的自有晶片技術造成損害,甚至引發裁員。
確切的合作模式依然成為雙方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因為他們採用的生產設備及原料不同。如果採用台積電的製造方法,英特爾可能需淘汰一部分設備,這將相當於將部分業務轉交給台積電。若台積電參與英特爾的晶圓廠運作,則英特爾可能必須考慮裁減半導體工程師,以及調整設備採購策略。兩家公司均拒絕就此進行評論,白宮和商務部也未對相關請求做出回應。
美國對台積電抱有高度關注,但據報導,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近期前往日本,與當地官方討論即將進行的投資計劃,並繼續專注於已公佈的兩座廠投資計劃。業界消息指出,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台積電對於在美國的投資意願正在增強,隨著車用半導體市場的變化,台積電的海外發展計劃或將做出調整,並專注於美國的新廠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