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據報派遣代表至美國進行會談 特朗普希望促進晶片產業回流
- byVic

讀後心得
根據報導,台灣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近期抵達美國與特朗普政府進行秘密會談,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首次啟用的“特殊渠道”。該渠道讓美台雙方能夠討論安全議題,但未得到公開承認。中國近期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演習,顯示軍事威脅升高。特朗普宣布對多國包括台灣的商品加徵關稅,台灣正與美方協商應對措施。特朗普也重申希望將半導體產業帶回美國。專家分析,儘管美國在增強本土芯片製造能力,但台積電仍可能在台灣繼續生產最先進的芯片,因為這對台灣的戰略利益至關重要。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台灣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已抵達美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府進行了秘密會議。《金融時報》也指出,吳釗燮帶隊訪問美國,與特朗普政府官員進行定於周五的“特殊渠道”會議,這是特朗普自1月20日重返白宮以來首次啟用此平台。該報導提到,美台之間多年來一直利用此“特殊渠道”,但直到2021年才由《金融時報》首次揭露。這一渠道為華盛頓與台北的官員提供了一個討論安全議題的空間,但雙方從未公開承認或討論此機制。美方對此渠道一直持低調態度,以避免刺激北京對台灣的挑釁。
近期,中國軍方在台灣周邊展開了一場為期兩天的軍事演習,其中包括在東海進行的實彈演練,這被認為是中國在台灣周圍軍事行動的升級。此外,特朗普也宣布針對所有向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根據新政策,關稅將以10%的基準稅率起步,影響到185個國家和地區,部分特定國家的商品將面臨更高的稅率,例如,中國、歐盟及台灣的商品將分別被徵收34%、20%及32%的關稅。然而,根據報導,吳釗燮此次訪美並非主要為協調對等關稅政策,會議的日期早於政策宣布前已經確定。
有消息稱,台灣政府已派人赴華盛頓就對等關稅問題展開協商,並將加強談判的內容和力度,以應對當前挑戰。面對可能造成的影響,台灣政府當前的兩項重要任務是穩定產業發展以及與美方展開持續談判,務必爭取從業界獲得最公平的對待。談判的具體內容則會依照雙方的互動進行動態調整,因此不方便公開說明。
特朗普在近期的發言中重申過去的觀點,指責台灣奪走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並表示美國過去在該產業中佔有主導地位,現在幾乎失去了一切。美國商務部長也表示,近期的關稅措施不包括半導體和藥品,但特朗普計劃深入研究將這些關鍵產業,尤其是對台灣依賴度高的半導體製造業“回遷”至美國。他強調,美國長期以來的依賴政策危害了國家的電子製造能力,並引發了國家安全風險。
根據業界數據,全球最先進的微芯片有92%是在台灣生產,而美國一直試圖減少對台灣芯片生產的依賴。2022年,美國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將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投入美國芯片產業。去年,美國商務部宣布向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子公司提供66億美元的直接補助,用於建立三座芯片工廠。
雖然這些舉措有助於增強美國的芯片製造能力,但專家分析指出,台積電可能依然會在台灣製造其最先進的芯片。一位專家提到,台灣當局極不可能容許台積電在美國建立最尖端的工廠,這會延遲幾年時光,因為這是台灣最具戰略價值的資產,沒有它,台灣難以獲得美國的安全保障。
此外,社交媒體也提供了更多的報導渠道,大家可以搜尋相關帳號獲取深入的圖文與影音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