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ira .

zaira .

2025-04-21

The argument in favor of using filler text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If you use any real content in the Consulting Process anytime you reach.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Get In Touch

馬英九大讚「22K政策是善政」 當年畢業生:幫助了許多人

馬英九大讚「22K政策是善政」 當年畢業生:幫助了許多人
讀後心得
有網友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時,前總統馬英九推出的「22K起薪補助政策」,旨在幫助剛畢業的年輕人獲得工作。該政策雖受到多方批評,但不少網友認為,至少避免了畢業即失業的情況,並救助了許多人。然而,也有人指出補助可能使企業對薪資提升變得無動於衷,造成長期的低薪問題,進一步引發對該政策的討論。

有網友回憶起,2008年金融海嘯,許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網友回憶2008年金融海嘯,許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如果沒有22K,當年是不是畢業即失業?」近期有網友回憶起十多年前的22K政策,提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際,前總統推出「22K起薪補助政策」,希望讓剛畢業的年輕人至少有份起步的工作。只不過多年來,該政策屢屢受到批評,不禁讓他好奇這難道不是良好的施政嗎?相關討論引發了熱議。

原PO在討論版以「有七八年級生經歷過22K嗎?」為題發起討論,他提到,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爆發次貸危機,雷曼兄弟倒閉,全球經濟陷入混亂,台灣也深受波及,多數企業削減成本,只願意開出低薪甚至凍結徵才,有些產業甚至實施半薪與無薪假,導致大量應屆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

馬英九當年提出的「22K政策」

馬英九當年推出的「22K政策」旨在解決就業困難,由政府提供隨聘隨補的支持給予雇主,要求薪水至少為2萬2千元,希望能夠穩定青年就業及企業聘用的意願。原PO表示,「記得當時最低薪資1萬8000多」,馬英九提出22K後,許多公司便趕著獲得補助來聘用畢業生。他指出,雖然薪水不多,但總比失業要好,並認為該政策至今雖然受到批評,「但也可以說救了不少人」。

不僅如此,在匿名論壇也有網友針對類似話題展開討論,探究若當年沒有發佈22K政策,現在的起薪會是幾何,「15K?18K?20K?22K?30K?還是44K?」這篇文章引來了熱烈的討論,不少人回應「我就是被22K救到的,畢業那年真的沒有職缺」、「若沒有22K補助,根本畢業即失業」、「當年南部起薪2萬都偷笑了,22K實在是恩典」,甚至許多人直言「德政」的說法也是當之無愧。然而,也有觀點認為「補助讓企業變得懶惰,薪資就卡在那裡」、「只靠22K補助一年,之後沒有補助就會被裁員」、「畢業即22K,幾年後仍無法加薪,這才是真正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