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保台」是否存在極限?
- byVic

讀後心得
根據中央社《美麗島電子報》的「2025年3月國政民調」,賴清德總統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顯著上升,分別為56.7%和55.6%,創下就任以來新高;而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滿意度也提升至47.4%。相對地,兩大在野黨的好感度明顯下滑,國民黨好感度降至27.2%,反感上升至61.2%,民眾黨的情況亦類似。民進黨支持者凝聚力增強,對政黨和領導人的好感上升,顯示出「抗中保台」策略的成效。然而,雖然民調表現佳,多數民眾對大罷免仍持保留態度,反映社會對於這一措施的焦慮。未來的選舉結果也將取決於民進黨是否能持續維持現有的支持勢頭。
根據最新的民調數據顯示,賴清德總統的信任度、滿意度、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滿意度,以及民進黨的好感度在本月都有顯著提升,與此同時,主要在野黨的好感度則明顯下降,反感度卻大幅上升。在當前國內民粹情緒高漲、社會對立加劇的情形下,這樣的結果讓許多人感到困惑。
本月賴清德的信任度較上月增加了6.2%,達到56.7%,這是他就任一年多以來的第二高點,僅次於去年8月的58.9%,而不信任度下降了3.5%至37.0%。自去年11月以來,賴清德的信任與不信任比例一直呈現收斂的趨勢,上月信任率比不信任多10.0%,但本月卻一舉拉開差距,達到19.3%。
在滿意度方面,賴清德的滿意度本月上升了7.0%至55.6%,不滿意度則下降1.1%至40.6%,這是自他就任以來的最高滿意度,比去年的54.4%還高1.2%。而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滿意度更提升了10.6%至47.4%,不滿意度也降低了3.4%至35.7%。自去年11月以來,卓揆的滿意度與不滿意度呈現收斂的情況,本月滿意度創下上任以來新高。
至於民進黨的好感度則上升了9.1%至52.7%,反感度下降了4.8%至40.9%,目前民進黨的好感度接近國民黨的兩倍。相對而言,國民黨的好感度本月下滑了4.2%,僅剩下27.2%,反感度則增加了6.5%至61.2%;民眾黨的好感度也同樣下滑3.3%至25.2%,反感增加5.4%至61.0%。由於政局變化,民眾黨不得不與國民黨同一陣線,兩者的好感與反感變化趨勢相似。
本月的G1至G3泛藍族群合計27.9%,較上月減少5.0%,而泛綠的G7至G9則增加6.8%,達到48.5%,已接近全體選民的半數。自認為泛藍立場的選民減少2.8%至20.5%,自認為泛綠立場的民眾則增至44.1%,超過泛藍的兩倍。民眾黨的支持者也減少2.3%至7.5%。對照2、3月份的數據,可以看出泛藍在G1至G3族群的表現全面下滑,而深綠和次綠則顯示出顯著增長。
儘管國民黨近期表現不佳,引發泛藍族群的信心崩潰,相關民調顯示泛藍對國民黨的好感度從上月的73.8%下降至66.3%,反感度則從17.2%提升至24.7%。相比之下,民進黨的泛綠對其好感度上升至90.2%,顯示出高度凝聚的傾向。若這一趨勢持續,賴清德有望擺脫過去的執政陰影,因而他對於即將舉行的大罷免戰役表現得格外積極。
比較矛盾的是,雖然賴清德、卓榮泰和民進黨的民調表現遠超在野黨,當被問及卓榮泰對在野黨預算削減的論述時,超過半數的民眾並不支持。這顯示社會對於大罷免的反感仍然存在,儘管泛綠支持者對此的接受度達到了70%。這也解釋了民進黨為何需要強調抗中保台和國家認同,以期能促進更多的支持。
在目前的政治氣候下,若這種氛圍能持續到大罷免投票之前,民進黨有望取得良好的結果,但從整體數據來看,民進黨的政治動能已接近極限,抗中保台的策略也有可能遇到瓶頸,賴清德及民進黨能否在投票前保持這一勢頭將成為勝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