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虧損嚴重為何仍然凍漲電價?曾文生直言一大挑戰:將持續向政府爭取補助措施
- byVic

讀後心得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於3月底宣布,4月起電價不調整。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指出,台電是全民資產,肩負抵抗通膨的責任,但也需補強。儘管電價凍漲,因應用電需求及淨零排放目標,仍需持續投資。曾文生將持續向政府爭取補助,確保供電穩定和經濟發展。相比於國際補助金額,台灣的補助規模較小,僅約千億。針對供電和AI產業,曾文生表示今年供電無虞,未來也將有新發電機組上線。至於核能發展,他強調安全和社會共識的重要性,並認為需讓民眾充分了解後再決定是否接受核能應用。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在3月底舉行,並宣布從4月起電價將不進行調整。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台電作為全民資產,被看作是抵抗通膨的「消波塊」,但這個「消波塊」同樣需要強化。面對用電需求增加、淨零排放及電氣化社會等多重目標,台電需要持續投資,並承擔社會責任來配合電價凍漲。曾文生強調,台電將向政府爭取補助,以確保財務穩健,維持國內供電的穩定,支持經濟與民生發展。他也期望未來電價能遵循審議機制,根據燃料價格、發電成本及用戶付費原則進行合理調整。
針對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對電力事業的影響,曾文生指出,許多國家因燃料價格飆升而調漲電價,並由政府提供大規模補助。例如,德國和日本的補貼金額均超過5000億元新台幣,法國更提供超過7000億元的補助,相對來說台灣目前爭取的千億元補助規模較為有限。
至於近期備受關注的供電及AI產業發展,曾文生表示,政府已將半導體及AI相關的用電增長納入評估與規劃,強調「今年供電沒有問題」。他補充,未來仍將有新的發電機組陸續上線,台電將繼續努力確保穩定供電,以支援產業發展及國內用電需求。
在談及核能議題時,曾文生回答,政府的立場一直強調「安全、核廢處理及民意支持」三大前提,必須通過核能安全委員會的審查,並依照嚴謹程序執行。他表示,如果核廢料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將涉及世代正義的問題,而目前高、低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置,包括選址公投及相關法源推進,仍面臨許多挑戰。
曾文生指出,各種能源形式皆有其優缺點,核能在台灣必須面對地震風險,應讓民眾充分了解後再決定是否接受其應用,而不是以強硬方式推進,否則難以獲得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