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的「880億補貼」能否抵擋川普34%的關稅?謝金河呼籲政府思考一項重要議題:這場風暴或許不如預期樂觀。
- byVic

讀後心得
世界舞台上只剩下兩位主要對手!川普施行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警告反擊者將面臨更高稅賦。日本首相石破茂無奈回應,日本是對美國投資最多的國家,卻也感到受委屈。台灣的補貼方案雖然提出,但未能觸及問題核心。台灣應針對對美關稅障礙明確改善措施,並推動貿易逆差的擴增計畫及與美方談判。這場關稅戰的焦點在美中兩國間,其他國家多數只能跟隨。川普對中國徵收34%關稅,中國迅速反制,對美國也徵收同樣比例。回顧中國的經濟變遷,自改革開放以來中美的對抗逐漸升級。川普的關稅措施不僅影響中國,同樣波及與中國密切的亞洲及非洲國家。現狀下,台灣產業難以享有低關稅利益,面臨的挑戰仍在持續。
世界僅剩兩個人的對抗!川普揮下關稅大刀,財政部長貝森特威脅道:反擊者只會面臨更高的稅務負擔!連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只能表示,日本一直是全世界向美國投資最多的國家,對於日本遭遇的稅務壓力感到十分不滿。台灣方面,由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內閣團隊提出了880億的補貼方案,但似乎並未觸及核心問題。或許台灣應該厘清哪些產業面對美國的高關稅障礙,並具體提出改善對策。此外,也需平衡貿易逆差的擴展,並展開與美方的採購談判!事實上,這場關稅戰爭僅有兩個主要參與者,其餘皆為陪襯,甚至可以進行協商,像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時常也是高舉大棒又隨即放下。這次川普的關稅政策針對中國開徵34%關稅,次日中國立即回應,同樣課徵美國商品34%的關稅,首當其衝的包括在中國市場擁有龐大佔有率的APPLE和Nike等品牌。目前中國已經強力反擊,川普接下來將如何應對?此舉將成為接下來全球關注的焦點。
回顧中國經濟,自1985年全球排名第九,當時規模僅3066億美元,隨著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到1990年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根據統計,自1974年至1990年,中國僅在5年達成順差,12年則為逆差。然而,自1990年以後,中國在1993年出現逆差,直到2001年加入WTO後,順差於2005年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隨後,中國轉變為世界最大出口國,並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自2017年起,中國開始向美國挑戰,而這次川普的關稅政策,顯然是直指中國。此番川普的措施同樣影響到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等與中國高度依存的亞洲國家,以及南非、賴索托、馬達加斯加和波札那等非洲國家,遭受的重稅無一例外。川普此次幾乎網羅所有與中國相關的國家,但中國早已不是1985年的弱國,面對川普的強硬政策,中國也具備了「以牙還牙」的能力。
目前台灣的產業在中國的霸凌之下,幾乎無法享有低關稅的優惠,只能被迫隨著環境變化而適應,現今才發現無論在哪裡設廠都無法逃避關稅的影響!這場風暴尚在蔓延中,震央也仍未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