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護腎又防糖尿病!名醫推薦「這種烹調法」,不吃其他做法
- byVic

讀後心得
記者施春美報導,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魚肉健康但應以蒸煮方式烹調,因為魚油中的Omega-3不耐高溫,煎、烤或炸都會破壞其營養價值。他強調魚類的腥味常來自不新鮮,而非烹調方法。他建議清蒸或紅燒魚,以保留最多的營養成分。營養師張益堯也表示,煎鮭魚容易產生有害自由基,應使用清蒸或水煮方式來烹調。
醫師江守山表示,他只以蒸煮的方式來烹調魚類,從不接觸烤、炸方式,也極少煎魚。魚肉被證實為極為健康的選擇,但許多人在食用魚類時,仍偏好煎、烤等烹調方式。他指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不耐高溫,因此若想要獲得魚肉的最大好處,蒸煮是最佳選擇。
江守山強調,魚若有腥味等異味,則是因為不新鮮,而非烹調方式或魚種所致。根據統計,台灣有240萬人患有慢性腎病,而魚肉的蛋白質被認為是極佳的來源,有助於腎臟健康。此外,魚油的Omega-3能夠保護腎臟及心臟、降低血壓、預防糖尿病及癌症、減少失智風險,以及對抗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等。
然而,許多人在烹調和食用魚類時,還是習慣選擇煎、烤和炸等高溫料理。江守山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高溫烹調會導致Omega-3產生自由基,破壞其營養價值,這非常可惜。他個人從不吃烤魚、炸魚,通常選擇清蒸或紅燒的方式。他也提到,雖然有些人擔心蒸煮可能會影響魚的腥味,但實際上,魚的異味多數來自不新鮮。若對某些魚類的味道不習慣,可以考慮用佃煮的方式來處理,例如佃煮秋刀魚。
營養師張益堯也表示,因為Omega-3不耐高溫,民眾不應使用高溫煎鮭魚。雖然煎鮭魚能帶來酥脆的口感,但這過程可能會產生自由基,對健康有害。因此,鮭魚應以清蒸或水煮的方式烹調,以保持其豐富的營養成分。
- 魚類的健康益處
- 蒸煮是最佳烹調方式
- 不新鮮的魚會有異味
- Omega-3的營養價值需避免高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