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焦點】《艾諾拉》獨享四項奧斯卡大獎 西恩·貝克以小成本電影樹立新標竿
- byVic

讀後心得
《艾諾拉》女主角麥琪麥迪遜獲頒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美國獨立電影市場因疫情而遭遇挑戰,籌資與上映機會減少。導演西恩貝克堅持低成本製作,藉由新作品為社會邊緣人發聲,贏得最佳影片、導演、原著劇本和剪輯4項奧斯卡獎。他從小對電影充滿熱情,在進入紐約大學後,受獨立電影啟發,展開導演生涯。以《外賣》等作品,展現其對真實人性故事的探索。
《艾諾拉》中的女主角麥琪麥迪遜(右二)飾演豔舞女郎,表現出色,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美國獨立製片市場在疫情後發生了顯著變化,籌資變得更加困難,院線上映的機會明顯下降,導致整體票房下降,讓產業人士感到憂心。儘管處境艱辛,美國獨立電影導演西恩貝克仍堅持以低成本和精簡的團隊,以及使用素人演員的拍攝方式,藉由作品為社會邊緣人發聲。他今年以《艾諾拉》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原著劇本和剪輯四項大獎,為業界樹立了難以超越的標竿。
現年54歲的西恩貝克,從小在母親的影響下接觸各種怪獸主題電影,他的電影啟蒙始於社區圖書館,隨後透過《星際大戰》和《第三類接觸》等片,影響了他的高中時期觀影經歷。他曾夢想能夠執導好萊塢的商業片。進入紐約大學後,他接觸到了史派克李、吉姆賈木許、李察林克雷特等導演的作品,開始欣賞大量的獨立電影。
對於西恩貝克而言,紐約市如同一所大型電影學校,他在學期間常常造訪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林肯中心和電影資料館(Anthology Film Archives),也是多家藝術影院的常客,漸漸愛上那些不以特效取勝、而是講述人性故事的作品,這為他日後的導演生涯奠定了基礎。
大學畢業後,西恩貝克在出版公司擔任聲音及影像製作人,同時兼任廣告片拍攝,存了一些錢。意識到自己無法拍賣座動作片,他便踏上了獨立製作的道路,25歲時執導了首部作品《四字經》(Four Letter Words)。當時他投入5萬美元,預算大多用於購買膠卷,最後只能四處求援、借用道具和拍攝場地,才完成了作品。
4年後,該片入選2000年西南偏南影展(SXSW),對他是一大鼓舞,儘管評價不錯但僅小規模發行,最終血本無歸,他卻不因此氣餒。此時,受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等人發起的「逗馬宣言(Dogme 95)」電影運動影響,西恩貝克與台灣製片鄒時擎共同編導了《外賣》(Take Out),描述中國非法移民在紐約中餐廳作為外送員的故事,預算僅3,000美元,攝製團隊只有3人,除了兩位編導外,其中一名主演還同時擔任劇組的相關工作。該片入選若干小型影展,並賣給一家小型發行商,然而始終未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