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拍片的里程碑2】奧斯卡導演分享如何立志製作商業動作片與獨立製作的契機
- byVic

讀後心得
知名美國導演西恩貝克(Sean Baker)以自然光和實景拍攝為主要風格,憑藉《艾諾拉》獲得四項奧斯卡獎,成為業界標竿。從小夢想拍攝好萊塢商業片的他,畢業後轉向獨立製作,於25歲執導首部作品《四字經》。雖然面臨財務困難,但他不氣餒,受「逗馬宣言」影響,創作了低預算的《外賣》,講述中國非法移民在紐約的故事。該片獲得影評人的高度評價與關注,即使票房不佳,仍在影壇上留下深刻印記。
採用自然光及實景拍攝是導演的慣用工作方式。知名美國獨立電影導演在今年以電影《艾諾拉》獲頒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原著劇本和剪輯四項大獎,為業界設下了一個難以超越的標竿。小時候,他立志要拍出好萊塢的商業動作片。大學畢業後,他在出版公司擔任聲音暨影像製作人,並兼職拍廣告片,存下了一些資金。當時,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無法拍出賣座動作片,因此選擇了獨立製作之路,並在25歲時執導了首部作品《四字經》。他當時用掉了5萬美元,預算大部分用於購買膠卷,最終只能四處求人、借用道具和場地,才完成了作品。
四年後,該片入選2000年西南偏南影展,對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鼓舞,影評也相當良好,但由於規模小而未能取得良好票房,讓他血本無歸,然而他並未因此氣餒。在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等人發起的電影運動「逗馬宣言」中,主張低成本、無需特效後製,拍出真實而感人的作品。受此啟發,他與台灣製片共同編導了電影《外賣》,該片描述中國非法移民在紐約中餐廳工作的故事,預算僅為3,000美元,攝製團隊只有三名成員,其中一名主演也兼任劇組工作。
《外賣》入選洛杉磯Slamdance Film Festival,並參加多個國際影展,最終順利賣給一家小型發行商,但由於未能排上戲院,導致其無法在大眾面前展現。導演回憶,這件事情讓他學會了許多參展策略,「應該在重要影展首映,這點非常重要。」因為買家對小型影展的興趣不高,使得電影的市場影響力大打折扣,這也是他對電影成功與否的看法之一。隨後,他決定自掏腰包,在戲院放映《外賣》。該片透過近距離拍攝和類紀錄片式的手法,真切反映了底層移工的心聲,展現出強大的戲劇張力和獨特視角,讓美國影壇為之矚目。雖然票房不佳,但卻贏得了影評人的一致肯定,並在爛番茄上獲得了100%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