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部海洋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以8K技術展現壯觀的深海世界
- byVic

讀後心得
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由導演李景白製作,歷時4年,採用超過2,400支氣瓶進行600次潛水,專注於小琉球的沈船生態。該片呈現這些「鋼鐵巨人」和周遭海洋生物的壯觀,首映會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行,使用8K高畫質技術,呈現細膩的深海畫面。影片強調沈船對海洋生態的重要性,期待喚醒社會對海洋資源保護的重視,將於4月25日正式上映。
小琉球海底下的「鎮海艦」生態環境看起來顯得空蕩蕩。《沈睡的水下巨人》是由金鐘製作人擔任導演並兼任水下攝影師,此片歷時四年,深潛超過600次,使用超過2400支氣瓶,突破重重挑戰,成功完成台灣首部以海洋「沈船」生態為主題的深海紀錄片。該片於6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行8K的首映會,將這些沉睡於海底的鋼鐵巨人及其孕育的生命帶上大銀幕,真實呈現海洋的壯麗與哀愁。
《沈睡的水下巨人》採用業界最高規格的8K 120幀進行拍攝,讓每一幀畫面都能細膩呈現深海的壯麗。8K的解析度為4K的四倍,水平接近8000像素,即使裸視觀看,也能感受到極致細膩且栩栩如生的影像。首映會在北藝中心的球形劇場內舉辦,使用8K三萬七千流明超高畫質投影機,搭配800吋銀幕和5.1聲道進行放映,觀眾得以享有最高品質的觀影體驗。
《沈睡的水下巨人》透過沈船來詮釋台灣的海洋生態,這些被時間遺忘的「鋼鐵巨人」成為海洋生物的庇護所,孕育出多采多姿的海底世界,也是海洋生態的指標。生態良好的海洋中,沈船裡會有滿滿的魚群與各式珊瑚,反之,空蕩的沈船則象徵著海洋資源的枯竭。導演藉由影像呈現出大家不熟悉的水下世界,他希望能在這些「鋼鐵巨人」被侵蝕破壞之前,留下珍貴的身影,以喚醒社會對海洋的重視。該片將於4月25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