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川普考慮採用瑞士方案
- byVic

讀後心得
川普日前提出對等關稅以改善貿易赤字,台灣的稅率為32%,而目前台灣對美國的出口有70%免關稅,影響頗大。此外,川普還針對日本、中國和歐盟等國設定了不同的稅率。根據其計算公式,若美國希望消除與某國的逆差,則須提高關稅。以中國為例,美國的逆差需提高稅率至67%,但在顯示仁慈的情況下,設定為34%。川普的公式強調減少進口,却忽略了出口增長對減少逆差的重要性。儘管某些國家的高關稅影響美國商業,他應該考慮採用瑞士公式來更有效降低高關稅,而不是僅依賴對等關稅。瑞士公式可將高於某一係數的關稅大幅降低,從而改善貿易環境,但最終的討論未能達成共識。
川普近期為改善貿易赤字,提出對等關稅的政策,台灣被設定的稅率為32%。相較於目前我們向美國出口大部分商品享有免關稅的待遇,這無疑是一次衝擊。不僅如此,日本、大陸、歐盟等多個國家也被指定了不同的稅率,甚至連出口超過美國的英國、新加坡和澳洲也需支付10%的關稅。
川普使用了一個公式來證明課稅的合理性,該公式的分子是美國對相關國家的逆差,而分母則是調升1%稅率所導致的進口需求減少量。若調升1%稅率能減少10億的進口,而逆差是300億,這表示對該國的關稅需提高至30%才能平衡逆差。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設定了兩個參數,分別是關稅的價格效果與需求價格彈性,據此將稅率上調與進口需求的變化相連結。
根據美方資料,關稅的價格效果為0.25,需求彈性則為-4。由於-4乘以0.25恰好等於-1,這意味著每調高1%的關稅,便會減少1%的進口需求。以大陸為例,2024年美國對陸的逆差為2,954億美元,而美國自陸進口的金額為4,389億美元。每調升1%關稅可縮減43.89億美元進口,計算得出的結果為67,這意味著稅率需設在67%,才能消除逆差。為了表示美國的仁慈,最終大陸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4%,其他國家亦同樣處理。
不過,這一政策思維僅著眼於減少進口,實則不夠全面。貿易逆差的成因除了來自進口,還與出口緊密相關。如果出口能增長,逆差自然會減少。美國的逆差連年觸及新高,問題根源在於其出口能力不足,僅一味提升進口關稅,並以此制定公式來證明合理性,實在令人費解。
川普也指出某些國家對部分產品的高關稅確實影響了美商的出口利益,然而,美國同樣面臨這一問題。世貿組織(WTO)曾在杜哈回合談判中提出瑞士公式,以期揭露隱藏的高關稅並進行大幅調降。該公式透過選定一個係數,將其與現行稅率相乘,然後再除以兩者之和,最終得到的數字必然低於該係數本身。
可以將係數設為10%,則所有產品關稅將調降至低於10%的水平。舉例來說,若係數為10%,南非成衣的40.9%關稅經過調整後會降至8.0%;而歐盟漁產品的11.5%關稅則降至5.3%。2005年WTO在香港的部長會議上決定採用瑞士公式調降非農業產品的關稅,然而關於係數的水準及是否讓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使用不同的係數,卻協商多年未見共識。
若當時已預見川普會提出這一瘋狂的公式,WTO的會員會應該全體站立並為瑞士公式的討論通過而鼓掌。或許在引起恐慌的對等關稅之後,瑞士公式會是一個更佳的選擇。
■ 瑞士公式為 t1=(a*t0)/(a+t0),無論 t0 多高,調整後的 t1 一定小於係數 a。當係數設為10%,則所有產品關稅調降後都需低於10%;若設為5%,則稅率亦將低於5%。這樣的公式對低關稅商品減幅較小,而對高關稅商品則降幅極大,因此瑞士公式被稱為“非線性數學公式”。
■ 杜哈回合談判原本想借助瑞士公式令各國的高關稅產品一次性降低至較低的水平,以促進更自由的貿易環境。曾有人建議將已開發國家的產品關稅調降至8%至9%,而開發中國家的降幅設為19%至23%,但開發中國家認為這樣的降幅壓力過大,最終未能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