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會稽掩埋場火災引發民怨 安全日試辦措施啟動
- byVic

讀後心得
桃園市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在五年間發生四次火災,引發民眾不滿。各黨派議員要求解釋火災原因,並提議退場與更名為「回收場」。副市長表示將加強監控與改進管理。國民黨議員擔憂掩埋場的滲水污染水源,要求建立監測機制。無黨籍議員則批評準備不足,呼籲追責。環保局長已針對火災事件致歉,並提到未來將不再進口生垃圾,並加強資源回收宣導。
桃園市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在五年間發生四次火災,引發民眾的抱怨。不論黨派的議員不僅追問火災的原因,也再度要求退場方案,並希望將其更名為「回收場」。副市長表示已向當地作出三項承諾:不再讓生垃圾進入掩埋場,資源回收物除了國清周以外原則上也不進入,並將繼續監控滲出水的採樣情況,並改採儲存式管理以及增設紅外線監控設備。
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在2月4日再次發生大火,國民黨議員批評這幾乎成為每年的慣例,並要求公布火災調查結果及提出具體的清運方案與時間表。他和同黨議員擔心掩埋場的滲出污水可能會污染周邊水源,要求建立監測與治理機制,因為環保公園已經有相應的污水接管設備。
無黨籍議員則表示,大火的刺鼻氣味讓人難以忍受,強調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不足是導致火災的原因,要求追究火災的責任。他與國民黨議員都認為,回收工作需仰賴市民的道德良心,呼籲建立獎勵機制以降低資源回收場的風險。此外,建議若掩埋場已不再接收生垃圾,應將其更名為回收場。
民進黨議員則提到12個里長組成的自救會,呼籲市府應加強與地方的溝通,並為救火的消防隊員辯護。新上任的環保局長低姿態,首先對市民表示歉意,並詳細介紹短中長期的計畫,包括分區管理、增設紅外線監控及建立儲存式作業區。他表示,火災是因為國清周期間混查鋰電池和高壓容器而引發,已封存燒毀的區域,災後將不再接收回收物,未來將採取當晚進入、隔日清運的方法處理,並且地下水質監測結果正常,並會進行場內污水的循環,確保污水不外流。
環保局長還提到,將多管齊下加強資源回收的分類宣導,例如試行每周二、每周五作為安全回收日,專門回收廢電池及高壓容器,以避免混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