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ira .

zaira .

2025-04-19

The argument in favor of using filler text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If you use any real content in the Consulting Process anytime you reach.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Get In Touch

今年稀客變常客:13隻黑面琵鷺現身台東

今年稀客變常客:13隻黑面琵鷺現身台東
讀後心得
黑面琵鷺,一級保育類珍稀鳥類,近期在台東知本溪出現,數量從過去的偶爾現身增至今年創紀錄的13隻。牠們以喇叭狀的喙在水中覓食,因此得名「喇飛」。每年冬春,黑面琵鷺會 migrate 至台南七股度冬,但台東的觀察紀錄相對稀少。近年來,黑面琵鷺在台東的出現讓民眾驚喜,尤其在森林公園和知本溪出海口,吸引了許多遊客。生態工作者指出,牠們動作優雅並具高效的捕食技巧,值得人們關注。

一級保育類的黑面琵鷺最近在台東知本溪出海口現身,因其獨特的喇叭狀鳥喙在水中覓食,因此也被稱為「喇飛」。每年冬春之際,黑面琵鷺會飛來台南七股過冬,數量可達上千隻,成為當地著名的生態景觀。

過去台東偶爾會見到黑面琵鷺,但近年來其出現次數和數量明顯增加。去年曾同時出現9隻,今年的紀錄則達到13隻。生態工作者表示,黑面琵鷺在水中覓食時的姿態十分有趣,形象如其外號「喇飛」。這種鳥類是台灣常見的冬候鳥,但由於其族群數量稀少,被列為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並在國際上被視為瀕危物種。

每年10月,這些鳥類從北方遷徙至南方,以七股為主要冬季棲息地,成為當地的常客。相較之下,黑面琵鷺對台東來說則是稀少的訪客。去年底,在台東森林公園的景觀改造過程中,第一次有9隻黑面琵鷺造訪,數量創下當地變遷以來的新紀錄,令民眾和遊客驚喜不已,因此施工單位暫停作業,等到鳥群離去後才重新開工。

今年春季,民眾在知本溪出海口又發現了約12至13隻黑面琵鷺,它們短暫棲息和覓食後便飛離,再次刷新紀錄。過去從未見過這麼多的黑面琵鷺,生態工作者指出,以往在台東僅偶爾能在魚塭中見到它們,平常是在淺灘中優雅覓食。不過,這次觀察到的3隻黑面琵鷺動作特別俐落,使用嘴喙在水中搜尋食物,充分展現出其「喇飛」的特質。不僅如此,黑面琵鷺的喙部周圍有感應器,能精準感知水中獵物的存在,看似隨意的動作實則相當高效,令人忍不住多加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