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會稽掩埋場大火引發民怨,啟動安全日試辦措施
- byVic

讀後心得
桃園市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在五年內發生四次火災,引發民怨,議員們要求查明火災原因並提出退場方案,甚至希望改名為「回收場」。副市長蘇俊賓承諾生垃圾不再進場,並加強監控與管理。議員們擔心滲出水可能污染水源,並希望建立監測機制。新任環保局長顏己喨表示已啟動多項措施,如增設紅外線監控與養成分區管理,且火災原因是因國清周混查鋰電池及高壓容器引起。未來將採取當晚進、隔日清運的方式,並計劃提高資源回收的宣導。
桃園市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在過去五年內發生四次火災,這引起了民眾的不滿。各黨派的議員們不僅詢問火災原因,還再次要求制定退場方案,甚至提議將其更名為「回收場」。副市長表示已向地方社區承諾,將不再接納生垃圾進入該場,並原則上不再引入國清周的資源回收物。此外,將對滲出水進行風險監控,並計劃增設倉儲式作業和紅外線監控設施。
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於2月4日再次發生大火,國民黨議員批評幾乎每年都有火災,要求公開火調結果並提供具體的清運方案及時間表。與此同黨的議員也表達對汙水滲透可能污染周邊水源的擔憂,呼籲建立監測和治理機制以確保環境安全。
無黨籍議員強調,火災所帶來的刺鼻氣味令人難以承受,並且認為準備工作的不足是意外的主因,應追究火災責任。他與其他議員表示,資源回收完全依賴市民的道德良心,呼籲建立獎勵機制以減少資源回收場的風險,並認為如果掩埋場不再接納生垃圾,應該更名為回收場。
另一位民進黨議員則提到,市府應加強與地方社區溝通,同時為消防隊員的辛勞表達感謝。新任環保局長也對市民表示歉意,並介紹了短中長期的計畫,包括分區管理和增設紅外線監控等。他指出,本次火災系由混合的鋰電池和高壓容器引發,並表示火災後未再接納任何回收物,未來除非量過大需要轉運,否則原則上不再接納新物料。現在,地下水質的監測結果正常,並且已實施場內汙水的循環利用,確保不會有汙水外流。
另外,環保局長還提到將加強資源回收和分類的宣導工作,例如試辦每週二和週五的安全回收日,以回收廢電池及高壓容器,避免資源混雜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