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評析共軍包圍台灣的能力 專家指出中美雙方皆不願意在台海衝突
- byVic

讀後心得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中國軍隊已具備包圍台灣的能力,引發關注。戰略專家楊太源認為,雖然報導討論了中國在對台軍事行動的多種可能性,但目前中美雙方並不希望爆發台海衝突,兩國都期望藉由談判獲取各自利益。他指出,中共的建軍計畫目的是為了提升自身影響力,而非攻打台灣。楊強調,中共希望透過軍事威懾來施壓台灣,並以此作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此外,國際社會對中共的反感上升,支持台灣的聲音隨之增強,台灣需加強自身實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局勢。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和台灣的軍事專家分析指出,中國武裝部隊已做好包圍台灣的充分準備,這引發了關注。戰略專家指出,這篇報導主要推論共軍對灰色地帶襲擾的相關能力。然而,他觀察到,目前中國與美國雙方均不希望在台海爆發戰爭,兩國皆希望透過談判獲取各自的利益。
針對中共建軍計畫的觀察,他表示,主要目標並非攻擊台灣。報導中提到軍事專家分析共軍如何協同作戰以孤立台灣,並提出可能對台採取的五大步驟,包括:空襲台灣、軍艦圍台、擴充海警部隊以提升近岸作戰能力、派遣潛艦封鎖港口,以及切斷海底電纜發動網路攻擊。國防部長在立法院中回應,對於美方的相關研究及敵方行動的推演,我方早有應對方案,並認為國際社會不會坐視中共的行動。
有專家表示,雖然這篇報導看起來相當刺激,但中共其實在按照建軍計畫逐步達成國防與軍隊現代化目標。他指出,中共的建軍方向反映其目的是排除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同時防範日本的動作。他進一步指出,中共並不優先考慮兩岸問題,而是專注於如何在亞洲成為主導,降低美國的影響。
專家提到,如果台海開戰,將會影響中國的發展,這對中共而言是最不理想的選擇。因此,中共一直對台灣保持軍事威懾,讓台灣官民感受到壓力,以此作為談判的籌碼。專家指出,川普在任期間雖然對台軍售次數不多,但金額龐大,現中國亦在擔心未來川普可能會進一步強化台灣的國防。
他表示,美國和中國都不希望發生衝突,儘管雙方在談判上的姿態很強硬,但最終仍可能透過談判解決問題。對於川普和習近平未來的談判狀況,專家指出目前尚不明朗,川普的不確定性讓美國對中共的立場顯得模糊。
另外,隨著國際社會對台灣支持度的提升,專家表示,台灣在晶片供應等領域的關注度不斷上升,這讓各國更重視台灣問題。同時,中共的外交行為也造成了各國的反感,導致「一個中國」政策受到挑戰。然而,他也強調,台灣不應過於樂觀,應持續提升自身的實力,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