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變革 中菲行:提升東南亞與印度物流效率
- byVic

讀後心得
中菲行執行長施振昇在TPM25跨太平洋海事年會上表示,隨著全球供應鏈多元化,企業需加強東南亞和印度的物流與貿易合規能力。他指出,中國對美貿易流量下降19%,而東協對美貿易增長91%。過去五年,流入印度及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50%,突顯其作為全球製造業重心的地位。施振昇認為,川普政府吸引外製造業回流美國,將為物流供應商帶來巨大機遇,特別是在提供亞太地區的客製化物流解決方案方面。
在TPM25跨太平洋海事年會上,中菲行的執行長施振昇指出,隨著全球供應鏈逐步多元化,企業必須強化在東南亞和印度的物流與貿易合規能力。他表示,川普政府所倡導的美國製造將為物流供應商帶來重大機會。
本屆TPM25跨太平洋海事年會將於3月初舉行,吸引了來自多家知名企業的高層,包括DHL Global Forwarding、馬士基及太平船務等代表。
施振昇在論壇中強調,隨著全球供應鏈的多樣化,企業在駕馭複雜的貿易法規、當地市場動態與運輸基礎設施方面面臨挑戰。根據觀察,自2018年至2023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流量下降了19%,而東協對美國的貿易卻激增91%。
他補充,過去五年間,流入印度及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約成長50%,顯示這些地區逐漸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重要樞紐,且台灣在電子與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
施振昇指出,川普政府持續吸引外國製造業投資回流至美國,包括富士康、廣達、英業達及和碩等主要合約製造商正在將部分蘋果產品的生產設施轉移至美國或其與墨西哥的邊界。這些變化將為中菲行集團等物流供應商帶來巨大機遇,並且戰略重點仍是提供亞太地區間的客製物流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