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行執行長施振昇表示,美國製造業將為集團及其他物流供應商帶來龐大商機
- byVic

讀後心得
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執行長施振昇在TPM25論壇指出,隨著全球供應鏈多元化,企業必須強化在東南亞及印度的物流與貿易能力。他強調發展物流專業或與資深夥伴合作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施振昇提到,自2018年至2023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流量下降19%,而東協則增長91%。印度與東南亞的外資直接投資成長50%,顯示這些地區在全球製造業中的重要性。中菲行已強化該地區的物流能力,以支持企業拓展業務,並計劃提供客製化的物流解決方案。他同時提及台積電董事長與美方簽署的1000億美元投資協議,並指出主要製造商向美國遷移部分生產設施的趨勢,這將為中菲行等物流供應商創造新機遇。
在TPM25論壇上,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執行長施振昇指出,隨著全球供應鏈逐漸多元化,企業必須增強在東南亞及印度的物流及貿易合規能力。他提到,無論是發展自身的物流專業能力,還是與擁有成熟物流經驗的夥伴合作,對於企業的成功擴展都是至關重要的。今天在物流基礎設施和合規方面的投資,將為未來奠定成功的基礎。
施振昇強調,許多製造商正在採取「中國+1」的策略,這使得在新興市場中建立物流專業能力或與經驗豐富的供應商合作變得相當重要。為了應對貿易規範的複雜性、當地市場的動態以及運輸基礎設施所面臨的挑戰,企業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與豐富的經驗。
他觀察到,從2018年至2023年間,中國對美國的貿易流量下降了19%,而同期間內,東協國家對美國的貿易則增加了91%。此外,過去五年,流入印度和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了約50%,顯示這些區域正逐步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重心。而台灣在電子與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中仍扮演著關鍵角色,進一步突顯了其在供應鏈變化中的戰略性重要性。
中菲行也注意到市場動態的變化,並積極加強在當地的物流能力,以確保企業在業務拓展時獲得必要的支持。施振昇表示,中菲行的戰略重點依然是提供往返及亞太地區之間的客製化物流解決方案,並且顯示出企業對物流需求的日益增加。
此外,他提到台積電董事長近期訪問白宮並簽署了一項未來四年額外投資1000億美元的協議,這是吸引外國製造業重回美國的戰略的一部分。施振昇還提及,富士康、廣達、英業達、和碩、緯創等主要合約製造商正將部分蘋果產品的生產設施遷至美國或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他指出,這些變化將為中菲行集團等物流供應商創造巨大的機會,使其在支援全球供應鏈的動態變化中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