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ira .

zaira .

2025-05-09

The argument in favor of using filler text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If you use any real content in the Consulting Process anytime you reach.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Get In Touch

中國是否能夠成為一個發展援助的強國?

中國是否能夠成為一個發展援助的強國?
讀後心得
中國的對外發展援助模式與美國截然不同,主要以有償貸款為主,集中於基礎設施建設。專家指出,中國不太可能填補美國在民主、媒體自由等領域的資金缺口。根據報告,中國在2015至2021年間每年向東南亞提供約55億美元的發展基金,大多數為非優惠貸款。雖然中國的援助有所下降,但專家認為其可能借此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力。韓國和日本被預測將增強對亞洲的援助,但需要顯著增加預算以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缺。

儘管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其對外發展援助的方式卻與美國截然相反。專家指出,北京主要提供有償貸款,並且多數情況下專注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位澳大利亞智庫的執行主任表示:“中國不太可能在促進民主、媒體自由、公民社會、性少數群體權益或婦女權利方面填補美國的空白,因此其他援助國必須確保這些關鍵領域不會成為美國削減援助的犧牲品。”

根據美國政府的公開數據,2024年美國全球援助總額達到560億美元,其中324.8億美元由國際開發署負責,約70億美元資金用於亞洲和大洋洲。相對而言,中國很少公開其對外援助的具體數字。不過,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2023年的報告指出,2015年至2021年間,中國每年向東南亞提供約55億美元的官方發展基金,其中四分之三用於基建項目,大多為非優惠性貸款。

報告中提到,美國的撤退為中國提供了“重新定義全球發展角色的機會”,不過並不認為中國會抓住這個機會。“中國一向專注於基礎設施項目,因此不應期待中國會填補美國在民主、健康和教育領域的資金缺口。”該研究所的報告還指出,中國曾是東南亞國家官方發展資金的最大來源,但近年來其資金支持有所減少。

專家認為,韓國和日本可能會加大對亞洲國家的發展援助,但兩國需要大幅增加預算,才能有實質性的效果。作為曾經的受援國,韓國的官方發展援助預算在2024年達到4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並計劃在2030年將援助金額翻一番。智庫一位高級研究員提到:“韓國近年來努力成為援助提供國,並具備相應的經濟實力來支持這一努力。”然而,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2023年韓國和日本的對外援助總預算約為220億美元,遠低於美國的800億美元。因此,該研究員表示:“日韓兩國需要大幅增加援助預算,以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缺。”

儘管中國與美國在發展援助方面的重點不同,但專家認為中國不會錯失擴大地區影響力的機會。某高級研究員表示:“過去中國的對外援助多以貸款方式幫助其他國家建設項目,但我認為中國將會在亞洲大幅增加無償貸款,這是一個削弱美國在區域影響力的絕佳機會。”此外,還有跡象顯示中國正在擴展新的援助領域,例如,去年中國首次承認提供氣候保護融資,這可能意味著其在對外援助方面將扮演更為開明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