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ira .

zaira .

2025-05-08

The argument in favor of using filler text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If you use any real content in the Consulting Process anytime you reach.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Get In Touch

求職過程中的隱憂:遭遇百萬詐騙不敢聲張,私下討論卻再度受騙

求職過程中的隱憂:遭遇百萬詐騙不敢聲張,私下討論卻再度受騙
讀後心得
隨著畢業季到來,許多學生急於求職,但需警惕潛在詐騙。最近有案例顯示,一名受害者因求職被骗兩次,損失超過百萬元。該受害者最初透過臉書的假求職廣告接觸詐騙集團,加入一個虛擬貨幣投資群組,並在無知情的情況下損失473萬元。後來他為追討損失,再次加入另一個群組,最終又被騙取70萬元。專家提醒求職者應透過合法管道求職,並勿隨意提供個人帳戶資訊,若遇詐騙應立即報警,切勿向不明團體求助。

畢業季將至,許多學生積極尋求工作機會,然而求職過程中需謹防詐騙!根據最新的詐騙案例報告,某受害者因求職遭遇二次詐騙,損失金額超過百萬元。在報告中,受害人分享了其遭詐的經過,詐騙行為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生於113年底,受害人透過臉書看到一則求職廣告,因好奇主動聯繫對方,對方隨即邀請他進入LINE群組「君聯資本」,聲稱參加「流量分紅」專案並投資虛擬貨幣即可輕鬆賺錢。受害人依照群組內一名稱為「助理/Carolin」的指示,開始參與虛擬貨幣投資,透過實體店面購買USDT並轉至指定錢包等方式進行交易,共進行10次交易,每次金額均為幾十萬元不等。受害人不僅將存款全數投入,還貸款160萬元,最終共計投入473萬元購入虛擬貨幣,卻在轉入指定錢包後被無預警地踢出群組。事後受害人才得知其匯款的帳戶存在問題,但因害怕被家人得知而不敢如實報案。

接下來的第二階段,受害人為了找回損失,開始上網搜索追討款項的方式。偶然間,他加入了一個「網路金融服務群組」,群組幹部告訴他追款需要使用虛擬貨幣支付,並需繳納稅金才能領回失款。由於受害人已經一貧如洗,群組幹部表示願意代墊款項協助他申請BitoPro帳號以便支付追款費用,受害人因此提供了自己名下的帳戶資料。當他收到70萬元的匯入款後,立刻操作購買虛擬貨幣並轉入群組幹部指定的錢包地址,卻再度受到騙取。之後,銀行來電告知他帳戶受到警示,警方也再次聯繫他,指出他是詐騙案的潛在受害者。最終,受害人不得不硬著頭皮到警局報案。

報告顯示,詐騙集團的手法有三個要素:首先是在臉書刊登假求職廣告吸引聯絡,其次邀請受害者加入LINE的虛擬幣群組,並引導購買虛擬貨幣轉至指定錢包,隨後無預警失聯。第二階段則是虛擬設立追討失款的群組以騙取金融帳戶資金。報告提醒所有求職者,尋找工作需透過合法管道以確保安全,並應謹慎對待自己的帳戶資料,勿隨意提供給陌生人。若遭遇詐騙情況,應儘速向警方報案,避免向不明團體求助。如有疑問,請撥打相應的諮詢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