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持續被拋售逾11億美元 專家提及需留意指數是否能維穩年線
- byVic

讀後心得
報導指出,市場信心不足導致外資對亞股持續賣出,其中台股上週遭外資撤出逾11億美元,南韓股市卻獲回補近17億美元,顯示兩者之間的反差。雖然只有菲律賓股市持平於資金淨流入,其餘亞股仍以賣超為主,特別是印度的賣超幅度顯著縮減至不足1億美元。上週亞股表現參差不齊,尤其印度股市反彈4.17%領漲,而印尼則大幅下跌3.95%。總體而言,市場仍需關注經濟前景與指數表現,台股能否穩坐年線為關鍵。
有鑒於市場信心仍然不足且變化不定,外資對亞股持續採取賣出的策略,保德信指出,上週台股與韓股的情況截然不同,台股面臨外資提款超過11億美元,反觀南韓股市卻獲得外資回補近17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至於東協及南亞市場,僅有菲律賓股市仍然吸引資金淨流入,其他市場則持續呈現賣超趨勢,而外資對印度的賣超金額也在單週大幅縮減至不到1億美元。
上週亞股表現差異顯著,保德信表示,印度股市在今年以來的弱勢中出現了大幅反彈,單週漲幅達4.17%,位居第一,南韓股市在外資的推動下,上漲2.99%,而台股及泰國股市也均上漲超過1%。相對地,印尼股市單週重挫3.95%成為表現最差的市場,近期相對抗跌的陸股也出現單週回檔2.29%。
在上週的FOMC會議中,聯準會提及「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並下調2025年美國GDP預測,將其從2.1%調整至1.7%。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指出,雖然通膨預期上升,但目前未見到長期的通膨上漲跡象。他表示,市場信心降低與政府政策的重大變化有關,但經濟活動尚未顯現疲弱,並認為出現嚴重衰退的可能性不高。市場目前在等待4月2日有關對等關稅的細節,從2月中下旬以來,美股S&P500指數已從高點修正超過10%。若能持穩年線,將可望持續朝多頭發展。
陸股方面,滬深300指數上週失守4000點,專家指出,陸股指數的估值修復取決於經濟數據,但短線AH股折溢價已達極端值,人民幣走升的趨勢也需關注資金是否持續流入。近期中國A股迎來利好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明言要穩定股市和樓市,積極促進消費,同時推動AI及新產品的發展。
投資氣氛因清明假期逼近,而變得觀望,台股在昨日開高卻收低,指數最終下跌102.46點,跌幅0.46%,以22106.64點作收,成交金額僅2451.66億元。專家分析指出,台股位於年線之下,但在過去5年中,當台股位於半年線之下時進場,後續的6個月、1年及2年的報酬率均不錯,且目前估值已回到10年均值,具備基本面支撐,進場機會逐漸明顯。
根據數據顯示,台灣1至2月的外銷訂單金額達964億美元,年增11.9%,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受到AI需求驅動,資通訊維持擴張,且美國與東協仍是主要貢獻地區,顯示出供應鏈轉移的趨勢及AI對台股獲利的支持。
投資人需留意中國市場的特定政治、經濟及市場風險,並謹慎評估投資決策,以承擔相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