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野移植外野成新趨勢 6屆金手套「盜癡」教練剖析其優勢
- byVic

讀後心得
台鋼雄鷹外野教練黃甘霖指出,近年來許多內野手因守備不佳轉守外野的現象在全球普遍存在,並舉出統一獅的陳傑憲和樂天桃猿的林立等例子。他表示,內野轉外野的好處在於選手的臂力提升,能更快傳球。然而,他也提到判斷球路的難度,強調這需要經驗累積。
台鋼雄鷹的外野教練黃甘霖表示,近年來許多內野手因為守備表現不佳而選擇轉戰外野的情形在台灣愈加普遍,像是統一獅隊的陳傑憲和樂天桃猿的林立都是明顯的例子。台鋼雄鷹的紀慶然也在這類轉型選手中。黃甘霖指出,這現象並不僅限於台灣,他強調內野手轉守外野有一個很大的優勢。
近年中華職棒中,許多內野手因各種原因轉型為外野手,陳傑憲、林立和陳晨威等人都是知名的案例。黃甘霖教練,過去以外野守備聞名,表示:「這很正常啊!不是只有台灣!」他分析,像陳傑憲一開始打內野主要是因為傳球不穩,但打擊卻是球隊中數一數二的強者,因此總是會想辦法讓他們找到適合的位置。「像我以前也是內野手啊!我守游擊的。」
黃甘霖進一步說明,內野手轉守外野的一個顯著好處是臂力相對較強,因為揮臂動作較短,傳球速度比一般外野手更快,若再加上準度,那將會是非常可觀的表現。但他同時也提到了一些挑戰,像是對飛球的判斷是相當困難的,特別是平飛球需要迅速判斷的情況,以及需邊跑邊追的高飛球,這些都需要時間和經驗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