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改寫:保溫杯裝水需要清洗嗎?飲料後該如何徹底清潔?正確方法揭曉:若做錯可能導致腹瀉或息肉!
- byVic

讀後心得
保溫杯若未妥善清潔,可能會增加食安風險。近期一名網友因保溫杯清洗不當,導致長期腸道發炎,最終需要接受手術。專家指出,當保溫杯內飲品溫度降至攝氏60至70度時,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建議定期清潔保溫杯的瓶口及蓋子等細節。 另外,若保溫杯僅裝水,使用者也應每兩天清洗一次;若裝的是飲料,則需每日清洗,以防細菌增生。專家還提醒,飲品溫度下降後,應盡快喝完,以降低食物中毒風險。清洗時,建議使用合適的刷具,避免鋼刷損傷塗層,並可用過碳酸鈉浸泡清潔。
保溫杯若未清潔,可能增加食品安全風險!近期一名網友因保溫杯清洗不當,導致腸道長期發炎,並長出數顆息肉,最終需進行切除手術。專家警告,當使用保溫杯盛裝飲品,若溫度降至攝氏70至60度之間,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家事達人也提醒,保溫杯的蓋子和瓶口等細節處容易藏污納垢,建議大家定期徹底清潔,以保障健康。
有網友分享,自己過去一年頻繁拉肚子,透過看中醫與西醫雖然有所改善,卻時常復發。經過大腸鏡檢查後,才發現腸道因長期發炎而產生數顆息肉,令他非常震驚。他表示,「拉了快一年腹瀉,原來是因為我保溫杯只用水沖洗」。他曾經的做法是,將茶類和飲料放入保溫杯中,喝不完的就放著過夜,隔天早上再用水清洗。所幸在手術移除病灶後康復,他現在已養成每天使用洗碗精與奶瓶刷來清潔保溫杯的習慣,終於不再拉肚子。
還有網友提醒,即便保溫杯只裝水,只要有用瓶口對嘴喝或用吸管喝,建議最多兩天就要刷一次,因為嘴巴內有大量細菌。如果保溫杯裡裝的是喝的飲料、拿鐵或茶類,則建議每天清洗,否則可能會堆積污垢,滋生細菌。
根據報導,某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指出,部分人喜歡將熱牛奶或咖啡放入保溫杯中,一口口慢慢享用,但當飲品溫度降至攝氏70至60度時,會成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沙門氏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場所。因此建議民眾儘快飲用完畢,以避免飲品受到環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增加食品中毒的風險。
家事達人提到,保溫瓶的瓶口、止水圈及橡皮圈等細節處都必須拆卸清洗。建議使用適當尺寸的刷具清洗各個部位,但要避免使用鋼刷以免刮傷塗層。此外,也可以考慮使用過碳酸鈉進行浸泡清潔,既安全又能有效去除污垢。
▲保溫瓶要定期刷洗,以免滋生細菌。(示意圖)